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使用——
“买单”还须谨慎 避免盲目入“坑”
(相关资料图)
作为学生和家长的“大考”,高考已逐渐转变为包含备考持久战、应考速决战、考后信息战的总体战。作为其中关键环节之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已成为部分家庭应对考后信息战的重要选项。但这项指导服务究竟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使用、如何避险,已成为热议话题。
知己知彼,避免盲目消费
对于多数准备选择志愿填报指导服务的家庭而言,面对高考招录新规则时的“毫无头绪”,是诱发其消费的主因之一。为此,了解自身“需要什么”及机构“能做什么”,是考生及家长避免盲目“入坑”的第一道防线。
多数相关指导服务机构目前基本上做了三件事。一是对高校综合概况、相关专业发展潜力、学生一般发展方向进行模块化的初步分析。二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相关测评。机构大体采用成熟量表或相关软件描绘考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综合素养等指标,让学生对自己潜在的发展方向建立初步认识。三是依据考生分数,并结合历年招生分数进行志愿匹配,预估考生录取院校层次和专业志愿组。但此种匹配只是预估,与具体院校、专业的录取分数波动无法完全对应。
志愿填报服务市场之所以快速发展,正是因为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服务不对称,由此催生了专业服务的需求。
量力而行,避免冲动消费
多数准备选择指导服务的家庭,通常是希望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不留遗憾”,也或怀有“捡漏”的侥幸心态。为此,了解自身实际和国家法律法规是考生及家长避免冲动“入坑”的第二道防线。
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实际上是机构或个人针对考生和家长诉求开展的营利活动,消费风险始终存在,绝大多数指导服务是在考生已经获知考试成绩后启动的。在学校、专业倾向明确的前提下,“捡漏”是小概率事件,为此支付高额服务费用性价比极低。
对于部分低分段考生和其家长而言,还应注意“假指导、真中介”“低分高录”等一系列陷阱。考生和家长要明确高考志愿仅涉及普通全日制招生。凡服务机构鼓吹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都是为社会办学机构“拉人头”,其推荐的留学项目也均为商业中介。我国高考录取有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高考志愿依法按照排位从高到低投档,并不存在人为操作的可能性。换言之,任何机构提出的保证录取承诺都是骗局,任何机构吹嘘的“与高校招生机构约定”及“低分高录”等特殊渠道也均不可信。
科学统筹,完成自主填报
由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各院校的专业设置、具体学习内容及未来就业等情况并不了解,填报志愿时比较迷茫;再加上一些机构的虚假宣传、夸大宣传,营造出一种“填报志愿必须找专业机构”的社会假象,容易给考生和家长造成误解。那么,考生和家长能在不依赖机构的情况下自主完成志愿填报吗?又有哪些渠道可以保障自主填报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呢?
广大考生和家长可以利用公开数据和免费工具,实现目前绝大多数机构提供的核心服务。事实上,所谓填报软件依靠的大数据,均为学校官网、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上的公开信息。
对于广大考生和家长更关心的高校、专业信息和志愿匹配问题,应首先关注由各省级地方教育考试机关官方网站发布的公益性“高考志愿辅助系统”、各地发布的普通高校志愿填报指南以及高校官网招生网页等。
在功能上,这些系统可以满足各地考生查询各校招生简章、在地招生计划、历年各批次控制分数、“一分一段表”、上一年度各高校专业组本地录取最低分及累计人数等基本信息。
不仅如此,部分地方系统还具备筛选功能,考生可以根据成绩、排名、专业等相关信息,筛选符合条件且有意向的院校,模拟生成志愿填报草稿,为最终决断提供参考。对于尚未开发类似系统地区的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大学生就业在线”“掌上高考”等小程序开展院校对比、专业对比。这些程序也设有专业咨询、模拟填报等模块,同样能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
同时,各省市每年都会发布普通高校志愿填报指南,这是各地覆盖率最高的志愿填报工具书,权威和准确性毋庸置疑,也是部分不熟悉互联网或数字工具的家长了解相关志愿信息的主渠道,仔细阅读分析相关志愿信息,是报好高考志愿最有力的支撑之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