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得到飞速发展,多媒体逐步走入人们的生活,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用手段。
尽管我国教育研究历史悠久,但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中,主要关注认知因素,而忽略了情绪因素的重要影响。随着多媒体学习的理论发展,人们对在多媒体中使用情绪设计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回顾以往的研究发现,情绪设计并不总是对多媒体学习有着积极影响,影响研究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信息呈现通道的问题。
即学习时学习者倾向于将注意放在文字上,更多地对文字进行视觉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图片上的情绪设计,即情绪设计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导致情绪设计的效果不稳定。
若将文字采用声音解说的方式来呈现,从而将全部的视觉加工放到图片上,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能否达到更佳状态?因此,关于视听双通道与情绪设计的研究还是多媒体学习领域研究的缺口,还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1情绪设计和信息呈现通道对学习者情绪的影响
实验一和实验二均发现了情绪设计的主效应,无论是学习复杂的材料还是简单的材料,积极的情绪设计都能够诱发出更多的积极情绪。
信息呈现通道并不能影响学习者的情绪,单通道组和双通道组的被试的情绪并没有显著差异,说明情绪诱发成功的主要原因还是情绪设计元素的使用。
对于有研究者发现情绪设计并没有改变学习者的情绪状态这一结果,主要是由于所使用的积极情绪设计的维度比较单一,只用了拟人化作为情绪设计元素,而没有使用颜色,导致情绪诱发效果并不理想。
而研究改变了更多的设计元素,运用了彩色加拟人化的设计方式,从而使情绪诱发效应随着设计变化的数量而累积。学者们不仅试图通过物体的颜色和形状来诱发积极情绪,而且通过使用叙事文本的颜色和形状来诱导积极情绪。
情绪设计元素变化的影响能更好地诱导积极情绪。因此,随着情绪设计元素数量的叠加,诱发情绪的效果越好。
学习者的情绪情感对多媒体学习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支持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情感理论,并扩展了多媒体学习的认知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课程中的基本图形被设计为更具吸引力时,学生能够拥有更加积极的情绪状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积极地进行认知加工。因此,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多媒体学习中需要考虑情绪设计。
2情绪设计和信息呈现通道对学习者学习成绩的影响
实验一的结果表明情绪设计这一因素并没有促进被试对保持成绩的学习,没有支持以往的研究结果,可能是由于我们在实验一中所使用的学习材料难度偏高,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关注学习内容本身,情绪设计和呈现通道的作用就微乎其微了。
因此我们在实验二中改变了学习材料的难度,运用难度适中的简单学习材料,来进一步验证我们的假设。
结果发现,情绪设计对保持成绩和迁移成绩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积极组的被试的学习成绩都要显著好于中性组。
说明情绪设计能够更好地保持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并能促进学习内容的迁移。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过程有积极的影响。
支持情绪促进假说,即积极情绪能够促进学习。有研究已证实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学习。情绪对学习成绩的促进可以通过情绪促进假说来解释。CATLM认为,融入视觉上吸引人的情绪元素(例如,明亮和暖色的物体)有助于学习。
例如,当学生更有效地选择、组织或整合必要的学习信息时,情绪设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学生可以更好地记住所学信息,检索或将其应用于不同的上下文。
研究的情绪设计包括对学习材料中关键元素的修改。我们改变了学习材料中关键元素的颜色、形状和拟人特征。
因此,教育者也可以通过情绪设计来重新设计学习材料中的关键元素,以促进学生在多媒体学习中的学习表现。研究结果为以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重复和扩展,显示了情绪设计对多媒体学习中学习成绩的促进作用。
研究还发现了呈现通道的作用,不管是学习简单的材料还是学习复杂的材料,呈现通道对保持成绩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双通道组被试的学习成绩显著好于单通道组的被试。
支持多媒体学习的双通道原则,与使用单通道呈现学习材料相比,运用视听双通道呈现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
采用视听双通道的形式呈现学习材料,使集中于视觉通道上的认知负荷被听觉通道分担,因此相比于单通道组来说,双通道组的学习者的学习成绩更好。
但呈现通道对于迁移成绩并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表层学习和深度学习的角度来看,保持测试通常要求学习者尽可能多地回忆学习材料,主要考察学习者的表层学习。
迁移测试通常需要解决一些迁移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对所学内容充分理解,因此属于深层学习。
在研究中,无论是学习简单的材料还是学习复杂的材料,信息呈现通道只影响了保持测验的成绩,而对迁移测验没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得到了以往研究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所采用的材料为静态图片,体现在表层学习中,视听双通道的保持学习效果比视觉单通道更好,因此相比于迁移测验来说,在保持测验中更容易发现通道效应。
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采用动态材料,如动画、视频等方式,来进一步探究通道效应在深层学习上的效果。
3情绪设计和信息呈现通道对学习者主观感知的影响
对于内部动机来说,实验一与实验二都发现了情绪设计的重要作用,不管是学习简单的材料还是学习复杂的材料,积极组被试的内部动机都要显著高于中性组,积极的情绪设计可以增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内部动机。
并且合并分析结果显示,在没有进行任何情绪设计以及视觉通道可能超载的情况下,学习材料难度较高能大大降低学习者的内部动机。
而在进行积极的情绪设计以及视觉通道中的工作记忆资源由听觉通道分担时,此时认知负荷最低,并且情绪设计被充分利用,简单的材料更能够增强被试的内部动机,表明学习材料的难度会影响内部动机在情绪设计和呈现通道上的效果。
对于认知负荷的主观测量我们选取了感知难度和心理努力这两个指标。对感知难度来说,实验一与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呈现通道影响被试的感知难度。
双通道组感知到的难度显著小于单通道组,进一步证明了通道效应的优势,学习视听双通道呈现的学习材料,集中于视觉通道中的工作记忆资源可以由听觉通道分担,因此被试感知到的难度会更小。
对心理努力来说,实验二的结果显示,中性单通道组被试付出了最大的心理努力,说明在没有进行任何情绪设计以及视觉通道超载的情况下,被试的心理努力最高。
以往的研究证明了与中性设计相比,在多媒体中使用情绪设计元素降低了感知到的任务难度,在多媒体中使用情绪设计元素可能会导致学生将学习任务视为一项容易完成的任务。
材料的情绪设计元素也减少了投入任务的时间。研究并没有发现这一结果,可能是因为学习材料本身的难度影响了被试的感知难度,比如实验一所使用的学习材料本身难度过高。
所以此时无论是积极组还是中性组,都对学习材料感知到很高的难度,所以此时情绪设计的作用就不太大了。
4情绪设计和信息呈现通道对学习者眼动过程的影响
实验一由于学习材料难度偏高,导致在眼动指标方面,情绪设计对于被试的认知加工过程并没有显著影响。
实验二我们采用难度适中的学习材料,结果发现相比于中性组来说,积极组被试在图片上的停留时间更长,说明彩色拟人化的情绪设计会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促进被试对图片的注视加工。
并且合并分析的结果也显示,在图片区的停留时间和注视次数上,积极组都显著高于中性组,说明不管是学习复杂的材料还是学习简单的材料,运用情绪设计的图片都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眼睛在注视时以及在注视的过程中,信息是同时进行加工的,注视与学习材料相关的信息的时间越长,加工程度越深,因此学习效果也越好。
而对学习材料的更长的注视时间可能是由于我们学习材料所使用的设计元素的拟人化外观引起的,与Nummenmaa等的研究一致。
研究发现了情绪设计能促进文本区和图片区的整合。整合过程是将文本和图片信息与学习者本身的先前知识经验联结到一起,形成连贯的心理模型。
研究中,学习采用积极情绪设计材料的被试对学习材料的整合程度更好,加工程度更深,因此学习成绩更好,内部动机也更高。
关键词:
内部动机
学习效果
研究结果